关键词 |
隔离式热力型清洗消毒机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驱动方式 |
滚筒式 |
适用范围 |
医用 |
样式 |
蒸气式 |
医院洗衣房要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应按照“两区三通道”的要求对洗衣房进行布局,两区是指污染区和清洁区,两区之间要有完全的隔离屏障,这个完全隔离屏障就是除了物料的传递窗之外,空气不能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进行对流。污染区应设医用织物接收与分拣间、洗涤消毒间、污车存放处和更衣(缓冲)间等,安装空气消毒设施。清洁区应设烘干间,熨烫、修补、折叠间,储存与发放间,洁车存放处及更衣(缓冲)间等。污染区及各更衣(缓冲)间设洗手设施。洗衣房的排水设施应完善。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院应设置织物周转库房,设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域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域,并有防蝇、防鼠等有害生物防制设施。
“三通道”是指洗衣房应设有工作人员通道、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通道,并且工作流程由污到洁,做到工作人员、脏污织物和清洁织物不交叉、不逆行。
清洁织物即经洗涤消毒等处理后,外观洁净、干燥的医用织物,其质量标准包括感观指标、物理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感观指标要求对每批医疗织物都要进行检测,即外观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和破损。物理指标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检测,H值应达到6.5~
7.5。微生物指标应根据工作需要或在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cm2,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检测,是指在新建洗衣房、设备大修、更换洗涤消毒用品、更换洗涤消毒方法或程序时进行检测。在怀疑医用织物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除了进行指标菌的检测,也应进行一些目标微生物的检测,以找到医院感染暴发的终证据。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规划布局建设高标准绿色中央洗涤工厂,从事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抗菌、灭菌、租赁等一体化业务服务。
厂区内部严格划分“两区三通道”,做到清洁区、污染区完全物理隔离,脏污织物从污区进入,洁净织物从洁区出来,洗涤消毒作业单项流程操作,不交叉不逆行,严防织物交叉感染。
医用织物洗消全流程:医用织物接收—分类—洗涤—烘干—熨烫—折叠—整理打包—待发—运送至医院。
医院为规范布巾、地巾管理,杜绝因布巾、地巾清洗消毒不规范导致的医院感染,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院感科联合后勤保障中心对布巾、地巾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管理。配有污染地巾分类、洁净地巾分类相关配套存放容器和货架等。流程规范,人员操作熟练,成为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亮点之一。从分类、分色、便于识别出发,医院各区域使用的布巾、地巾颜色分类非常明确醒目。清洗消毒严格按照《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医用布巾地巾集中清洗中心风流,不可以从脏污区流向洁净区,洁净卫生隔离洗衣机除了在技术上两道机门拥有自动互锁设计,即当一侧机门打开时,另一侧机门保持紧锁, 另外设定了滚筒内部风向调节设计即始终保持滚筒内部的风流是从洁净区一侧流向脏污区一侧。可以防止细菌和尘埃,避免二次污染。
医用布巾地巾集中清洗中心的医用地巾消毒机需要有处理重污的能力来确保洗干净,根据规范要求A0值≥600的标准达到消毒的规范,同时机器还需要有卫生无尘的要求,即机器内部的材质要求及表面洁净度要求,以免机器内藏污纳垢,引起交叉感染。此外,设备需要具备清洗排除泥沙的功能使得聚集在拖布上的重污洗掉后能迅速排除。 清洗医用地巾需要保持工作区域的通风、干燥、清洁,杜绝耐药菌滋生,达到机械热力消毒。
卫生行业标准WS/T 508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中提到的医院环境使用的布巾、地巾也被纳入了新的医院洗涤消毒规范对象,并且在附录A里详细解释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及洗涤、消毒、整理过程要求,并于2017年6月正式启用。针对医院不同的区域,地巾集中清洗消毒中心推荐使用针对性的清洁用品配套及分色清洁管理系统。
传统抹布地巾是传播多重耐药菌的载体,清洁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基础,医院感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环境物体表面,随着 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的实施,改变传统日常清洁消毒方式,改造病区传统污物处理间:配置病区清洗消毒机或机械清洗消毒设备;改变抹布地巾的材料与使用方法:每个地巾抹布只能处理一个床单位;采用超细纤维材料、禁止重复浸泡,推荐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方法;清洁工具颜色编码:红色-卫生盥洗室、黄色-患者单元、蓝色-公共区域。
医用织物全自动洗涤消毒洗衣机,集隔离(双扉)洗脱和烘干功能于一体,满足WS310的要求,具备A0值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和可追溯功能,并且满足WS/T508的要求,适用于软器械清洗消毒,及医院楼层、生物工程、制药企业、软器械试验等,也可用于地巾、抹布清洗消毒。
非感染性织物要先洗涤后消毒,并且要根据织物的使用对象、污染程度选择清洗和消毒的方法。新生儿、婴儿的织物应该洗涤,手术室的织物应进行单洗涤。其他的布巾、地巾同样推荐进行单洗涤。感染性织物不推荐使用手工洗涤方式,应热洗涤,并采用专机洗涤和消毒的方式。对特殊患者感染的织物,要根据病原体的种类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
洗涤、消毒、烘干、熨烫等用品与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工作量满足工作需要。洗涤和烘干设备应选用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洗涤和烘干设备,好选择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
医院卫生系统的织物洗涤,为了减少和避免因人为或管理等因素导致的细菌和病毒交叉感染和一次污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控制清洁区域、消毒区域并实行规范的分区、分拣管理,做到发送与接收区域分开,并按被洗物的脏净程度、污渍的类型和性质加以区分;将工作场所分为分拣区、消毒区、洗涤区、熨烫区、折叠区及保存区以免造成织物交叉污染。
2,洗涤工艺流程要从带污垢的被洗织物到洗涤后干净的织物顺向通过,避免逆向通过,减少二次污染细菌和病毒的机会;洗涤过程中好采用好采用医院洗涤剂和消毒剂、高温高压及紫外线的消毒方式汰剥灭杀细菌和病毒的目的。
3,采用隔离式全自动洗涤机械,实行隔离式卫生洗涤方式,减小细菌和病毒对织物及衣物的交叉感染。
4,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穿经过消毒洗涤的洁净工作服,必要时要戴消毒手套上岗操作。
全国隔离式热力型清洗消毒机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