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隔离式热力型清洗消毒机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驱动方式 |
滚筒式 |
适用范围 |
医用 |
样式 |
蒸气式 |
2017年我国发布的《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规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采用热力型清洗消毒机,实施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热力消毒要求A0值要求大于等于600。
针对医院拖把、抹布、地巾的清洗有别于普通织物,应该严格按照卫生隔离式的标准,清洁区与脏污区分开,按照单向流程由脏污区放入经过预消毒处理的待洗拖布,消毒洗净后的拖布从洁净区取出,并通过通道送抵储备区备用,避免交叉污染或接触感染。以医院为单位,建立一个集中医用拖把、抹布、地巾的洗消中心,所有的织物品等在集中式洗消中心进行清洁、洗涤、消毒。以楼层为单位,建立分散式的楼层洗消中心,所有楼层的衣物等在楼层洗消中心进行清洁、洗涤、消毒。
执行标准: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1.洗涤和烘干设备需选用经国家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洗涤和烘干设备
2.洗涤剂、消毒剂及消毒器械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热洗涤方法:应采用高温(70℃-90℃)、低水位方式。消毒温度75℃,时间≥30 mins 或消毒温度80℃,时间≥10mins
省水省电省时:为医院节省了非常可观的水资源;大大缩短清洗消毒时间。机械清洗,操作简单,减轻清洁人员工作量,人员安全性提高。规范集中管理,统一下收下送,地巾布巾的寿命大大延长热力消毒,环保:清洗消毒效果非常好,取代手工洗涤。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16文件(以下简称508号文件。)
1、洗衣房建筑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周围环境卫生、整洁。
(2)应设有工作人员、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通道。
(3)工作流程应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洗衣房应分别设有污染区和清洁区,两区之间应有完全隔离屏障,清洁区内可设置部分隔离屏障。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得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除了分别开设通道门供人员进出和物品由污到洁运送外,两区之间空气不能对流。
(1)应遵循先洗涤后消毒原则。
(2)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洗涤、消毒。
(3)新生儿、婴儿的医用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不应与其他医用织物混洗。
(4)手术室的医用织物(如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宜单洗涤。
(5)布巾、地巾宜单洗涤、消毒。
根据《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要求:
用于清洁病区的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其复用处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宜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的处理流程。
热力消毒要求A0值达到600及以上,相当于80℃持续时间10min,90℃持续时间1min,或者93℃持续时间30s。
WS/T 508-2016《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建议,地巾布巾宜单洗涤、消毒,宜选择热洗涤方法。
因此,医疗机构应在规范指导下建立织物清洗消毒中心,尤其是集中处理病区环境清洁所使用各类清洁工具的地巾布巾清洗消毒中心,并按照规范要求对该处理中心进行如下布局:
二区三通道:
脏污区与清洁区完全物理隔离;
脏污进入通道(含传染品进入通道),清洁品发货通道,人员进出通道。
分类与分区处理:
传染品、地拖抹布类,立封闭区域用隔离洗脱机处理;
洁区同样做相对隔离分类、分区整理。
流程和路径:
合理设计,采用率的设备和方案;
效率流程,感控流程,管理流程建设。
医疗洗消是指针对医院的手术器械、手术衣、手术敷料,以及医院床单被套、白大褂、护士服、病员服等医疗器械、物品和医用织物等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它是医院“院感控制”的核心,也是确保医护人员和广大病患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承担对医疗机构对清洗手术硬器械(金属、橡胶、塑胶、高分子材料及其他硬质材料制造的手术器械、硬式内镜等)、软器械(可阻水、阻菌、透气的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穿戴、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盖单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
WS/T 508-2016《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建议:地巾布巾宜单洗涤、消毒,宜选择热洗涤方法。
为集中处理地巾、布巾、病区用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建立安全屏障、实行隔离措施是该解决方案贯穿始终的设计原则。
整个清洗消毒中心分为两大部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域包括清洗消毒区、烘干区、整理区、存放区和发放区等。严格按“洁污分离”——污染区、清洁区分区设置。并应按单向流程布置,由污到净,不交叉、不逆行。物品处理流向为污染递减、逐渐净化的流程。
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等辅助区域,单设计,与工作区域分开。工作人员应从辅助区域通过缓冲间进入工作区。
医院地巾布巾清洗消毒中心的建立,可以相关物品的清洗消毒质量,同时能为就诊患者创造更加干净、安心、舒适的病区环境。
医院洗衣房应根据医院整体规划统一设置,相对立区域,周围环境无潜在污染隐患,要远离烟雾、粉尘、污染物和其他有毒害物品,远离垃圾处理站10米以上。
洗衣房应划分污染区、清洁区和办公区。由于隔离式洗衣机能够有效预防清洁纺织品的二次污染,并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因此洗衣房应配置隔离式洗衣机,并根据洗涤设备的安装要求设置相应的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和清洁区具备相对立的功能:在污染区内主要完成污浊纺织品的收集、分检、浸泡、清点等污浊纺织品洗涤前的预处理,运输污浊纺织品车辆的存放等所有与污浊纺织品相关的处理流程和环节;在清洁区内主要完成纺织品的烘干、熨烫、缝补、折叠、储存、发放,清洁运输车的存放等与清洁纺织品相关的处理流程和环节。 洗衣房的布局设计应以纺织品的清洁流程为基础,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设置物理屏障,污染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有明显标志,将污浊纺织品与洗涤后的清洁纺织品严格分开。隔离式洗衣机有两个门,污浊纺织品由前门进入,清洗后的纺织品由后门取出,前门设置于污染区,后门设置于清洁区。纺织品按箭头所示方向,由污染区至清洁区单向流动,减少污浊纺织品与清洁纺织品间产生的交叉污染。
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版),洗衣房的装修应采用牢固、、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地面光滑,地面排水设施完善,排水通畅,便于清洗和消毒。
地面宜采用耐磨、防滑、易清洗、耐腐蚀、不易开裂的装饰材料,确保地面平整。为了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可设置高水封地漏。墙面和屋顶宜采用硬度较高、拼接少、缝隙严密的装饰材料,确保墙面的整体性。各种管线暗装,尽量减少墙面的缝隙和不平整。屋顶需安装照明灯具、通风设备、烟感灭火器等。污染区和清洁区内应设置相对立的送排风系统,并能够根据季节,适当调整送排风量。洗衣房的建筑布局应遵循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
扬州涤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和设计烘干设备、洗衣房设备、工业洗衣机、大型洗衣机等商用洗涤机械设备的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烘干设备、洗衣房设备、工业洗衣机、大型洗衣机洗衣设备、全自动洗脱机、工业洗衣机、脱水机、烘干机、烫平机、干洗机、洗脱机、染色机、地毯清洗机等,并可根据客户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更新旧设备。产品广泛用于宾馆、酒店、院校、医院、休闲中心、服装水洗厂、工矿、等企事业单位。
全国隔离式热力型清洗消毒机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