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进前出倾斜式卫生隔离洗脱机主要功能:
1.采用侧进(装载)前出(卸料)的双开门结构,装载时操作者是由上向下装料,利于装满;卸料时与普通洗脱机相同,可以利用“取衣”功能使洗涤物中转笼中被提升,大幅省力;
2.单仓式转笼,装载均一次完成,不需要称重,洗净率高,省时省力;
3.电脑控制,30套洗涤程序,洗涤结束和取料结束均有提示音,使用更方便;
4.高安全性,两门自锁并互锁,避免了误开门,卸料后转笼门自动对好侧门,开门即可装料;
5.机械制动,确保侧门开启时转笼不转;并有点动功能;
6.悬浮隔振,无装料底限;
7.高速脱水,为后续烘干熨平节能省时;
8.内部接触水的零部件和外壳围板等全部采用304不锈钢;
9.采用自卸料功能,更加省力。
消毒供应中心的土建、装饰对于整个消毒供应中心能否完全发挥功能,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根据《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标准》的要求。确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装修标准具体做法如下:
去污区
装修时考虑到污染区有外露的管道和水槽,地面潮湿,为做好防滑措施,地面采用60cm×60cm浅色耐磨瓷砖;其墙面、顶面均采用厚度为0.326mm的彩钢板,双面、厚度50mm(填充材质为聚苯乙烯,吊顶用角钢悬挂加强,强度可支撑人员进入吊顶维修);所有90°阳角全部采用电泳铝合金型材圆弧过渡;照明灯均采用密闭型;室内采用吸顶室空调,便于灵活开启与关闭。
清洁区
清洁区为清洁程度要求相对较高的区域,室内不允许太潮湿,在装修时不但考虑人流物流,还考虑到装修材料,地面采用进口2mm厚塑胶地板,同质热焊形成无缝地面;其墙面、顶面均采用厚度为0.326mm的彩钢板,双面、厚度50mm(填充材质为聚苯乙烯,吊顶用角钢悬挂加强,强度可支撑人员进入吊顶维修);所有90°阳角全部采用电泳铝合金型材圆弧过渡;在灭菌间安装有排风扇通风降温,排出局部高热和高湿流;室内采用吸顶室空调,便于灵活开启与关闭。
无菌区
无菌区承担着无菌物品的储存与发放任务。内有不锈钢储物架和不锈钢器械柜,存放灭菌后的物品。地面采用进口2mm厚塑胶地板,同质热焊形成无缝地面;其墙面、顶面均采用厚度为0.326mm的彩钢板,双面、厚度50mm(填充材质为聚苯乙烯,吊顶用角钢悬挂加强,强度可支撑人员进入吊顶维修);所有90°阳角全部采用电泳铝合金型材圆弧过渡;无菌物品存放间下送车停放间均开有不锈钢传递窗,传递窗离地高约80cm-90 cm,不锈钢传递窗的尺寸大小为60 cm×60 cm×40 cm,工作人员在拿取物品时不用弯腰,直接用筐平移传递,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室内采用单的吸顶室空调,便于灵活开启与关闭。
生活区
一次性库房、会议室、护士长办公室等处地面采用60cm×60cm浅色耐磨瓷砖,墙面均采用乳胶漆、吊顶采用石膏板;纯水间、男女浴厕、更衣室、清洗间等处地面采用30cm×30cm浅色耐磨瓷砖,墙面均采用30cm×45cm色耐磨瓷砖、吊顶采用30cm×30cm铝塑板。
建筑位置合理,相对立,既要接近住院部和手术室,避开垃圾处理站、食堂、洗衣房和交通要道等处,又要周围环境清洁源,尽可能地采用自然光,减少光污染及能源消耗。
设置可靠的3道屏障,即去污区与检查打包区之间采用双扉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和传递窗,检查打包区与灭菌物品存放区之间采用双扉脉动真空无菌器;无菌物品存放区与发放缓冲间采用双门互锁传递窗。
严格做到四分开:即工作间与生活间分开、污染物品与清洁物品分开、敷料检查打包与器械检查打包分开、未灭菌物品与灭菌后物品分开;确保4个入口:污染物品的入口、清洁物品入口、无菌物品发放入口、工作人员入口。
协调好主要六项系统的关系,即供应污染区的清洗/浸泡槽和各区域洗手设备的使用冷热水供应系统,供应脉动真空灭菌器使用高压蒸汽供应系统,供应各类清洗消毒设备对器械进行清洗时使用水处理系统,供各类医疗设备的用电和各工作区域不同的照度要求的供电及照明系统,清洗消毒器、高温蒸汽灭菌器等医疗设备对排水、排污管路及防腐系统,各个区域的通风、空调系统。
在进行项目建设规划时,宜尽早确定设备规格型号,避免出现设计完成或者施工过程中根据设备要求再做改造的现象;大多设备要做嵌入施工,所以要适时根据设备进场到位后,再进行内部封口装饰及施工。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 508-2016中3.12条款和4.3条款分别对洗涤机构设置污染区和清洁区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明确规范,实行分区洗涤对医用织物洗涤品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洗涤设备制造商也把分区能有效减少污染的理念引入到了医洗设备的实际制造中。医洗设备的装卸料门应该首要采用双扉式结构,设置前污门和后净门,装料门和出料门脏净分开隔离。只有做到洁区和污区以及洁品与污物完全物理隔离,才能满足医疗纺织品的洗涤和感控要求的基本条件。